
ESG由聯合國全球契約(UN Global Compact)於2004年所提出的概念,被視為評估一間企業經營的指標。隨著全球氣候及環境日趨惡化,ESG對投資策略的影響與日俱增,現今已發展成為投資人用以評估企業永續經營及風險因應能力的重要考量之一,而ESG不再只是主觀評斷道德價值,更是基於數據的客觀評比。彩麗也分別在環境(E)、社會(S)、治理(G)方面付諸行動,為企業永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環境面ESG-E
為解決塑膠汙染與碳排放問題,我們專注於研發綠色產品,透過改變產品本身的材質和設計,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並增加重複利用的機會,以實現循環經濟。彩麗可完全分解成水與二氧化碳的PLA可生分解薄膜於2023年榮獲社團法人台灣社會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第五屆社會企業永續發展獎「綠色產品暨服務」。
在未來,我們將循序漸進實施一系列減碳措施以實現綠色製造。在2024年,我們將裝置智慧化能源管理系統來控制製程能源消耗和減少碳排放,並完成廠內碳盤查,進一步了解碳排放來源和減排的潛力。同時,架構線上回收系統及建置太陽能板,預計可減少10%的碳排放與實現綠電10%的目標。在2026年,計算產品碳足跡、優化製成和設備汰舊換新、實現減碳和綠電各30%的目標。在2030年,尋找原料替代計畫及擴大50%的減碳和綠電以期在2050年實現淨零減排的最終目標,全面推動100%綠色製造和使用100%綠色能源。
社會面ESG-S
彩麗努力貫徹企業社會責任(CSR),體現「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在疫情期間,為解決口罩材料的短缺,彩麗於2020年加入防疫物資國家隊,共生產了1,920噸熔噴不織布、2,400噸紡黏不織布及19億片口罩,還因此獲得由台灣區不織布工業同業公會所頒發的防疫先鋒獎盃。此外,彩麗還至其他中部的育幼院、家扶中心、基金會、國民小學、醫院、警察局、消防局等,甚至遠至新北市的身心障礙機構做醫療物資捐贈,總樂捐數量為248,900片成人口罩、65,000片兒童口罩及6,000片防護面罩。
在幸福企業上,我們不僅關注員工的健康和專業技能培訓,更重視他們的整體幸福。彩麗致力於創造平等晉升機會和培訓計畫,並鼓勵男女平等的工作環境和團隊合作。此外,我們提供靈活的工時安排,以協助員工更好地平衡職業和家庭責任,確保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獲得幸福和滿足。
治理面ESG-G
除了榮獲印度代理所頒發的最佳夥伴榮譽講座,自2020年至今,彩麗皆通過D&B鄧白氏國際通用的第三方企業認證,我們的鄧白氏環球編碼為 65-862-5793。在2019年及2020年更獲鄧白氏中小企業菁英獎。
為促進塑膠傳統產業數位轉型、運用智慧化供應鏈管理系統,彩麗於112年度成功入選中小企業接班傳承數位成長計劃【N世代學苑】「標竿企業實戰班」,希望藉由政府的輔導來優化生產流程、推行可再生能源及環保技術,協助產業升級及綠色營運,迎接淨零時代。
永續發展是將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結合,而成長的基礎應建立在自然資源的保護及改善上,透過自然的永續才能達成經濟發展、人類社會發展的永續,而永續經營是企業長期發展的關鍵,彩麗將永續經營視為核心價值,不斷探索如何實現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希望藉由建立優良的ESG標準來樹立品牌信任度,增加企業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並持續促進塑膠製品和口罩材料行業的綠色低碳經濟,落實綠色消費與生活。
參考資料:
今周刊 – 企業決戰未來永續競爭力,數位轉型與ESG雙軌並行!
GREENPEACE – ESG、CSR和SDGs有什麼差異?對環境很重要?企業如何實行?